一二一至一三二

  121、反覆听播放器二十四小时是不是合适呢?是否让孩子更多听听大自然的天籁的声音呢?
  当然多听大自然的声音是最好的,我说二十四小时要听播放器是原则上的建议,并不是禁止去听别的声音,或必定要两三种播放器听满二十四个小时,不容许一分钟的停顿。不过,请对我们孩子的学习能力有信心,不要因为声音太多而疑虑。宋朝王安石有一首诗句说「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爬山的时候,又有蝉声又有鸟叫,你会嫌很吵吗?自从我这样建议以来,有成千上万的家庭都采用这种方式,所得到的反馈,都只是好的,没听说有负面影响的,所以你应该可以安心。
  122、对高材生人情世故为零分,这种现象您怎么看呢?他也有好多知识可是他的情商不高。
  人生如果能两面兼顾,当然是最好的。只可惜,这种情况不易得,那是一种「境界」。我们如果退而求其次,看到有一些高材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我们可以选择一下:是宁可是高材生而情商低一点呢,还是情商高而学习差一点?我觉得现在中国人很奇怪,我们听说西方有某个科学家搞科研很认真,结果把手表当鸡蛋煮了,我们就说好啊!好啊!这个人真是我们的模范啊!而看到中国的学生虽然有相当的成就,但是他生活的能力不足,我们就说不好啊!不好啊!这种教育真要不得啊。所以,要多方考察,这种事不能一概而论。我们推广读经就是希望一个人有全面的发展。
  读经可以心怀柔软,心怀社会的。
  本来,一个好学的人,其所好的学问是全方位的,如果在体制内的考试高手,却不懂人情世故,甚至冷漠无情,那是我们体制需要反省,而读经教育正是要扭转挽救这种情况。读经的孩子也好学,也可以是考试高手,但读经可以让孩子有全方面的发展,因为经典本身就是智慧,其学问是整体的,而又有轻重本末,以文化智慧为主,以才华学问为辅。有文化情怀,有人生智慧,其为人处世之道自在其中。
  123、有的家长问孩子连ABCD都没有学过,那上来就生吞活剥英文的经典这合适吗?
  你去问美国孩子,美国孩子是先学会ABCD呢?还是先会讲英语呢?当然没有学过ABCD就会讲英语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先读ABCD才可以读英文经典呢?等到英文经典学完了再学ABCD,不是一两天就学完了吗?
  老师的意思是语音语法就包含在里面了?
  我们要解决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你不要一直盯在那些容易的无聊的问题上,否则你就达不到高明的境界了。
  但有的人确实没有学过英语,看到英语确实会畏惧的,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是先听?
  对!让孩子反覆听、反覆听,反覆背、反覆背。他听得多,就越听越清楚了、他背得多,就越背越亲切了。
  还有的家长说,只要学英语会话,没有必要读太深的经典。
  或许有些家长认为我们学外国语,最重要的是让他会讲话,这是实用主义的教育观念,是比较小气的、志向不高的心态。即使要学讲话,我建议也不是从对话学起。
  如果要用对话的方式学讲话,倒不如把对话的精华,捡出一千句来让他去背,把一千句背出来,他就很容易融会贯通,在生活中运用出来,越用越方便。这是最快速的学习方法。但是只学会对话,我觉得还不够,必须学会阅读;学会阅读还不够,还必须学会高度的阅读,你才能吸收其他民族的智慧;而你学会高度的阅读了,要学低度的对话,是很简单的。所以,学语文的顺序是先学高的,再学低的。我们现在一般人学语文的方法,是刚好颠倒的,从低的学起,学不到一半,就老了。
  124、您的教育理念影响了上亿的人,您是国内外知名的教育家,您认为到底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个大问题,要说起来不容易,但总有一个了解的原则——教育既然是教人,就要从人性教起,即开发他的人性。
  万物都有本性,那人的本性是什么呢?当然只有开发出来你才知道,但是我们总是要让一个人能够在天地之中不要辜负他的生命,所以我称教育是一种「赞天地之化育」的工作。「赞」就是协助,协助天地的工作。
  天地生人,跟生草木、生一只猫一只狗,不很一样的。因为草木以及其他动物,大概都是听天由命的,但天生人,却留给人类很大空间去自我调整、自我开发、自我改善。父母和师长就是负责下一代的调整、开发、改善的工作。有了父母和师长的教育,人才能成长得更加完美,所以教育就是开发人性的工作,就是「赞天地之化育」的工作,让他更加充实、饱满、光辉的工作,我们尽其可能,希望他们走向完美。至于什么是完美,只有在过程当中尽其本份,所以不是要求一个合乎特定标准的完美,而是随时把握到人性,随时想尽办法,尽可能来开发。
  而要对人性有良好的开发,首先要对人性有全面的了解,然后再用合乎人性的教育方法完成开发的工作。所以我把教育定义为「开发人性培养人才的工程」,这是我对教育的了解。
  125、您认为现行的教育体制有什么不足?
  要判断现行的教育体制足不足,我们应该看它合不合教育的本质,顺不顺教育的规律。假如不合,我们就应该改善。现在全世界各国都在做教育改革,我们的国家也在做教育改革,但怎样改革,似乎没有得到要领,还是在外围末节上考虑,很令人失望。教育有教育的特质,改革,就是要让它回归教育的本质,这就是我十几年来一直注意的问题,我也说了很多了。
  126、我是否可以理解为现在的教育体制缺少人性的关怀?
  这样讲也太笼统。我的意思是现在的教育体制有所偏颇,只注重知识的训练,而忽略了智慧的开发,整个社会只功利的发展经济,而忽略了和谐的爱、温暖的人生。即使经济发达了,国民还是痛苦的。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只好走向毁灭。所以初看起来只是一个观念的偏差,但放到教育上,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127、现代社会竞争是很激烈的,也是很残酷的。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简单地说,我们首先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既然说人,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完整的人。完整的意思是才德兼备,品学兼优,人文科技并重,中西文化兼通等等。要说竞争力,完整的人格完整的学问,不是更有竞争力吗?有人说: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经济建国、科技救国,还谈什么虚幻古老的性情智慧,那会妨碍国际竞争力的!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不把人当物看,人是活的,人心是灵光的,则人是可以两面兼备的,你有理想并不影响你的现实。举个例子,台湾有个人叫孙运璿,当行政院长时,发动台湾的十大建设,是使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的功臣。
  据说本来蒋经国要把总统位置传给他的,可是他在声望登峰造极的时候,中风了。后来他老了,总跟人说他的一个遗憾——不是遗憾没当上总统,而是说:以前他想先把台湾的经济建设做起来,然后再做文化建设,没想到经济建设还没有完全成功,他已经来不及文化建设了;他说:到后来才知道原来经济建设是硬的建设,文化建设是软的建设,经济建设必须要相当硬的条件来配合,文化建设只要有一个文化建设的心就可以了。所以如果他可以重来,他会在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做文化建设,将来台湾人心安定,风俗善良,就不会有泡沫经济的现象。我因此也想奉劝大陆,现在大陆的经济不是在起飞吗?我们也要在文化上起飞,要不然会成为一个经济的怪兽,朝野上下唯利是图,趋炎附势,到最后不免尔诈我虞,仿冒伪劣;经济的繁荣,只是一种假象,社会还是不安,国民还是不幸。而全世界的人一方面和你做生意一方面又怕你、恨你,也不是一个泱泱大国的气象。这种的大国「崛起」,也是民族的不幸,世界的祸害。如果我们这一代来不及了,要注意下一代的教育,在追求现实成就的风气下,加上智慧的教育,让我们的下一代具备良好的文化教养。即使为了经济为了竞争,品德诚信是一切事业的基础,这是现在所有企业家都知道的事,我们政府也应该提早知道,早日革新我们的教育。
  128、现在教育的模式非常多啊,眼花缭乱,那就您的教育来说,我们的根本出路在哪里?
  很简单,该怎么教就怎么教。现在很少人反省怎么教。按照我的看法,人一生的发展大体分成幼稚期和成熟期:幼稚期有幼稚期的教育方法,成熟期有成熟期的教育模式。
  幼稚期大体是吸收、储存、酝酿的,你就让他吸收、储存、酝酿。那么吸收什么呢?储存什么呢?就是越高明的东西越好。所以越小的时候要用越高深的教材让他吸收、让他储存,成为一辈子酝酿的基础;之后自然就随着他成长,随着他面对世界的机缘,渐渐地能够理解,能够提取,能够融会,能够运用,我称为教育的生涯规划。如果不早早规划,空过十三岁,将来满腹草包,发展受限,这叫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叫英雄无用武之地。
  129、近百年来我们都在学习西方,很想知道西方和东方文化的区别?
  近百年来中西的相见,是有史以来人类的大事。两方各有其文化的成就,牟宗三先生把东西方文化统括为知识的学问和生命的学问,这刚好呼应了德国哲学家康德对人类理性的研究:康德发现,人类的理性有两方面的能力,一种是思辨的应用,表现为思考,成就了知识;一种是实践的运用,表现为品德,成就了智慧。虽然东西两大民族的表现各有偏向,但这原本是人类理性全部的潜质,按理说,应该可以全部实现。以前各有表现,如今既会面了,这是人类可喜可贺之大事;如何相观而善,让人类的文化可以推陈出新,应是东西方民族共同的期待。
  很可惜的是,近代中国人,尤其是五四时代的知识份子,以西方为唯一的价值标准,认为东方的学问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中国人应该放弃自己,完全西化,才能得救。这种连西方人都不敢说的话,成为中国人的信条。经过一百年三代人努力的自我作贱,已然证明了那是一种悲剧,我称为「五四的迷惑」。而这种迷惑如今依然笼罩社会,深入人心,我称为「五四的八股」。要破除这种八股,必须重新思考人性,定位文化。
  如果这一代来不及,我们可以教导下一代。我们要以一种整全的人性观和文化观教导下一代。本来,融贯中西是世界上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但由东方智慧的高度要学西方的知识,是比较容易的,由西方知识的广度要学东方的智慧,是比较不容易的;何况一百年来,中国人都崇拜西方,学西方本来就顺理成章的事,而西方人一直看不起中国,他们怎么学中国呢?所以我认为中国人应该率先负起这个大时代的使命。中国祖先深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凡是理性的,都不相冲突,到时候都应该相融相汇。哪一个民族完成融会了,哪一个民族就完成人类历史文化的责任,中华民族要往前发展,要有贡献于世界,只有这条路。
  近百年我们全盘西化,中华民族失去的是什么?
  我们失去了自己,对不起自己的祖先,我们对世界无所贡献,西方人也看不起我们,我们两面不是人。我替中华民族叫屈,我们本来不必这样的,你看到西方文化的伟大,西方的科学的发达,我们不是潜心学习就可以了吗?你为什么要以打倒自己的祖先作代价呢?你把人性看小了,你把人心看成物体了。人心是可以敞开的,是可以兼顾的!假如一个人不可以兼顾,一个民族是可以兼顾的,你为什么心胸那么狭隘呢?而且对自己的传统下那么阴狠的手段,除了高喊打倒之外,还用教育的手段,教得让中国人不能读中国祖先的书,以便彻底破坏,让它永劫不复。这不是太阴狠了吗?这不是罪过吗?
  从小的方面说,作为一个人让我们失去了什么?
  你可能没有真性情,没有真智慧,心里不能够笃定,因为你不知人类理想之所在,你的志气发不出来。《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每个人都是要自明其明德,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的明德向外扩充,小则面对亲人,大则面对社会、面对世界,所谓「内圣而外王」。这些观念,要念兹在兹,要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小接受这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智慧薰陶,让每一个生命在光明的护祐中饱满地成长,我们才对得起子孙,才对得起祖先,对得起世界。如何给出如此整全的教育,请从读经教育做起,这是我推广读经最深的心愿。
  130、老师您一直强调古文是很优美的旋律,它和唱歌是异曲同工的,都说说的比唱的好听,不知道老师唱得怎么样啊?请老师来一段好吗?
  本来人类的语言是表达情意的,当情意越深,深到用日常语气不足以承载的时候,就会用精华的语言表达,这就是诗词和歌赋的起源。后人念着精美的语句,想着丰富的内涵,似乎必须把语音拉长,才能尽兴,于是成了吟诵。如果吟诵还不能完全尽兴,就会加强吟诵的抑扬顿挫,以求淋漓尽致,于是就有了旋律,这就是歌唱。在吟诵、歌唱的氛围中,很容易就手舞足蹈起来,进一步会配上乐器来烘托。所以诗、歌、舞、乐,是从同一个根源发展出来的。因此古人在读书的时候,原只是朗读,读着读着,读到优美的感动的句子,就自然吟唱起来;所以最初的吟唱和语言是很相近的,只是把读书的语音稍作变化。各地各人都有他们略为固定的「腔调」,但都出于「自然」,风格「简朴」,要学起来是很容易的。后来有人将某些文章谱成歌曲,歌曲是为了一篇文章或一首诗词而作的,它就不能普遍应用了。据说孔子弹古琴,对于《诗经》三百首都配上音乐,所谓「三百篇,皆弦而歌之。」孔门弟子常常唱诗,叫作「弦歌不辍」,这种读书方式一直流传两千多年,可见古人读书是很有情味的,很快乐的。
但是民国以后,尤其到了五四,把一切中国人的风雅全部打倒,回到原始状态,我们现在读起书来,大白话是难有韵致,读古文也显得笨拙而枯燥,真是可惜啊。我几年来有一个心愿,要「抢救读书声」,要恢复古人读书的声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实现。
  现在我鼓励读经界的朋友,如果谁的家乡有老一辈还能回想他小时候读书的声音,希望把它录下来,这种读书的声音收集多了,其中自然的韵律,我们孩子听多了,必有领悟,相信也可以自己发明一套读书的腔调。在台湾我有一个朋友梁老师,十几年来,我跟他一起提倡「汉学」——所谓汉学,就是用「河洛语」来读古书。河洛,就是黄河洛水。所谓河洛语,就是唐朝时所遗留下来的中原古音,这种古音保留在闽南;用闽南读书音来读书,就是用中原的古音来读书。它还完全保留了入声,所以读起文章来,本来就含着抑扬顿挫。如果你内心感受到诗文的意境,你的情感一丰富起来,于是你就不能平平板板地读,你会拉长声音;稍一「长言之」,就很容易变成吟唱。梁老师称为「读书歌」。这是最自然的吟诵法,你只要会念书,就会吟唱了。我现在就用梁炯辉老师的吟唱的模式来唱一首唐诗,王维的《送别》……
  看,这样唱起来,这样听起来,似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古老的大唐风韵,不是很有美感、很令人舒服吗?
  是啊,所以我们一定要回到五四以前,不要被五四所限制。
  这是中国人共同的心声啊。还有另外一种模式,就是旋律更强些,接近歌唱,但因为不能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都编出歌曲,所以渐渐会形成一种格式,就叫「调」,可以套用。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调,甚至一个老师有一个老师的调,遇到五言诗就用五言的调,七言诗就用七言的调;当然其中还有古体今体或平起仄起之分,但几种调式就可以唱所有的诗,只是因着不同的内容,加上点强弱快慢,就可以表达了。比如用「闽南调」来唱杜甫的《喜雨》……
  还有另外一种模式,是编成歌曲。刚才说过,有时古人或现代人会对特定的诗词编定歌曲,比如古琴曲中有李白的《关山月》,是很有名的一首弹唱曲,我唱一下……
  古人喜欢为优美的诗词或有名的文章作曲,此风现在还有,我还有一个台湾的朋友,他编了几百首的新曲子,他称为「唐诗新唱」,有几首已经流传天下,大家耳熟能详了。例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这首诗表达一个人从小离乡背井,老大才得回来,一种似乎愉快,但又伤感的心情。
  我曾经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有个演讲,印度尼西亚政府禁止华人读华文书,禁止了四十年,不仅公众场合不能讲中国话,家里不准有中国书,海关检查得特严,发现旅客行李中有华文书,不但没收,还可能被抓去坐牢。所有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人子弟不仅不会读中国书,甚至连中国话都不会讲了,他们很忧心。最近几年才开放,我去的时候刚刚开放不久,我演讲的最后,说这里的华人长久以来远离了中国文化,现在可以渐渐回归了,你们的心情,不是跟贺知章老大回乡时一样吗?我把这首诗念了一遍,讲了一遍,又唱了一遍,尤其把「家」字特别拉长……许多人都哭了。
  这首诗我读过好多次,但这次似乎感受到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增强了那种游子思乡的情结,悲怆的情绪。老师的吟唱,像是一种催化剂!谢谢老师!
  还有一种模式,有些老先生还记得小时候读书的声音,台湾有一位魏教授,他偶尔唱唱小时候学堂的诗,被学音乐的教授听到了,于是编成曲子,让音乐系的学生唱,我也学了一首,蛮好听的,就是《诗经》的蒹葭……
  真有一番特别的感觉。
  所以我也是正是要推广这种教育,想选一些,或许三五十首吧,把它们录出来供给天下的孩子学习。南腔北调都无所谓,因为有的是比较豪放的,有的是比较文雅的,有的是比较朴素的,有的是比较华丽的……刚才唱的都比较朴素,但也有带花腔的;比如我到云南的丽江,那里的纳西族还保留了据说是唐朝和宋朝的古乐,旋律变化比较大,跟我刚才唱的不大一样。
  那是什么样的呢?
  你要听吗?
  当然!
  那我就学一下他们唱的唐朝后主李煜的《浪淘沙》,据说李煜就是这样唱的……
  有幸,有幸,老师不要随便给别人听啊!会有人缠着您的。现在的音乐一听就烦躁了,可能人心浮躁了,才会作出那种音乐。
  131、老师请别介意啊,问一个不该问的问题。有家长或者学者对您有一些攻击性的言论,比如说,王财贵是想出名、或者有一些别的心思……但是据我了解,您在这个上面到处奔波,还赔了不少钱。到底哪一种说法是比较准确的呢?
  呵呵,说我藉此机会出名,纯是一种误会。我本来就很有名,不必藉此出名。说我赔了不少钱也是一种误会,本来推广读经是天下人的事,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是应该的,许多人还比我卖力呢。有的人甚至没见过我,我也不认识他,一知道读经,便义不容辞,不惜倾家荡产,很多地方都有这种人,我所知的就有好几个,都是普通百姓,当然我不知道的更多。台湾有一位企业家林琦敏先生,他拿出相当的资金支持读经,被誉为是早期读经的「推手」;还有南怀瑾先生和他的弟子们,在香港和大陆偏乡也尽了许多力,花了不少钱,送了很多书。所以推广读经,是不管知名、不知名,不管有资产、没资产的,这个是大家的事情,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至于我自己,我是没有什么资产的,就算把钱都花光了,也没有多少啊。我看比较重要的是这十几年的时间,把精神和力气都用在推广读经上了,显得苍老了,头发都白了。古人说「一发千钧」,我这么多头发才值钱呢!
  比如说一开始您在世界跑来跑去的路费不都是自己花费的吗?
  是的,初期是如此,但那时每年只跑动一两回,而大部份情况都是各地接待的,偶尔自己花费一些,是不足挂齿的,尤其近一两年来在台湾成立了一个基金会,希望支持会更稳定。
  老师觉得钱是身外之物,而内心的富有是真正富有是吗?
  大概是吧!
  132、老师,非常感谢。不仅感谢您这样辛苦,这么忙能接受访问,我更感谢能近距离接近您。最后请为我们的访问做一个结束。
  该说的话都已经说了,总结起来,就是我常讲的:
  读经的孩子是有福的,读经的家庭是有福的,
  读经的社会是有福的,读经的国家是有福的,读经的世界是有福的。
  我祝福所有的孩子,所有的家庭,
  祝福我们的国家,祝福这个世界!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