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读经的儿童很多是非常优秀的,在同龄人中就有一种优越感,有骄傲的情緖,该怎么解决呢?
我们发现有这种态度,当然会尽量的劝说,但是人总是人,他有现实性,一个人能力比别人强,容易有骄气傲气,所谓「贡高我慢」,这是很自然的事。如果了解人性,也不便太过责备。深一步说,如果让一个孩子平平庸庸的,而很谦卑,比照另一个孩子聪明有才智而骄傲,我宁愿养一个聪明而骄傲而不是平庸而谦卑的人。何况他还只是孩子,何况他现在受着经典教育,这些经典将在他心中酝酿,将来内化为进德修业,眼界一打开,知道这个世界学问无穷;有了德,有了才,该谦卑的时候就会谦卑,他变成一个有志气的人,而不是骄傲的人。
有些人把有志气的人认为是骄傲,有才华表现的人认为是我慢,这是不可一概而论的。我们所要担忧的,是要看一个人是不是使坏作恶,他如果没有使坏作恶,尤其是一个孩子,表现一下自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要相信人性的光明,他只要好学,越长大,就越知道做人的道理。一个有志气有理想的人表现出堂堂的风范,你说他是我慢吗?一个生命超俗拔尘不与一般见识引导人性走向光明的人,你说他贡高吗?听说释迦牟尼一出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怎么不说他是贡高我慢呢?
总有一些个例,发展到极端的,担心他会刚愎自用。
如果是一般才华的贡高我慢,也许会刚愎自用,但据我所接触的读经孩子,有些在八九岁时确实有点骄傲,上了高中大学,眼界一打开,反而害怕光芒四射,极力隐藏自己。倒是一些平庸之辈,眼光短浅,稍有所得,就沾沾自喜。有些自认为有「修行」的人,貌似谦卑,实则无学无术,不知天高地厚,还自以为是,看不起人,那才真是贡高我慢呢。总之,我们不要怕现在小孩子有些爱表现的情形,因为他有才华才能表现,我们可以尽量劝导,不可以因噎废食而停止读经。
所有担忧生命一时有起伏的人,都是因为对经典没有信心,对人性没有信心。我则相信经典,相信人性,所以不过份计较一时的表现,让他继续读经,让他在光明的笼罩中前进,期待他日水到渠成。
082、就目前的教育体制来说,如何培养孩子文化的信心?
要培养孩子的文化信心,首先要倡导家长和老师的文化信心。有了文化的信心,才能给孩子文化的教养。要教养文化,就是教他一直读经,而不是讲什么文化的道理。
他经典读多了,成长了,自我领悟了,自然就有文化的信心。如果没有经典做底子,将永远没有信心。没有实学光有信心也会成为愤世嫉俗,当今有些人自己没有受过经典教育,没有什么才华,没什么见识,就是凭着一股热情,提倡中国文化,攒拳怒目,大声疾呼,发誓要为中国文化尽心尽力,我看那热情也是非理性的,这种人也很可怕。我常说做人要平和中正,光明坦荡,才不会出差错。
文化之根在经典,有根才能生长,多读经才能护住文化之根,民族才有希望。
083、教育子女的责任是否要完全推给老师?有些家长就是这样,把孩子送去学校了其他都不管了。
如果老师值得信任,这是对的,如果老师不值得信任,就不可以这样。家长自己没有文化信念,没有教育本领,你信任老师就好了。如果你所信任的老师是在教读经,在为孩子做长远的培养,你就可以完全信任,纵使孩子回到家里,你也要按照老师的方式去教。而如果老师教的是功课,教的是考试,你从小是这样学过来的,你已经知道这样学。长大以后没有用,为什么要把孩子全部交给老师?所以这个问题要看老师是谁,可以交付还是不可以交付。
据您了解,如果用百分比来形容,有多少老师是值得信任的?
按照我的方法做的就值得信任,没有听我话的就不值得。
这是顾左右而言他?
这个比例说不准啊。
就您的感觉呢?
大概万分之一吧。
哦,太可悲了!
不,听到我讲万分之一的人,不要伤心,你可能就是那万分之一啊。每人都是那万分之一,不就好了?我听说日本最大的报纸朝日新闻,有一天,刊出了一个大标题:「我们有些国会议员是猪。」引起国会诸公的抗议,扬言如果不道歉,就要想办法让报社关门,报社压力很大,隔天就刊出道歉启示,说昨天写错了,应该是「我们有些国会议员不是猪。」于是众怒平息。所以我说有万分之一的老师是值得信赖的,可能你就是,或者听到的人都是。
084、为什么一些儿童需要在家里自学?这个没有形成风气,家长还有一些担忧。
也不必形成风气,因为一个体制的建构不是那么容易的,背后一定有强大的学理、精密的思考,还有许多经验的累积。尤其这套体制,是由西方传来的,近一百多年来,中国人认为凡是西方的,都是完美可靠的,所以实施了将近一百年,虽然问题丛生,还是牢不可破,家长一边担忧,一边还是趋之若惊。当然,体制教育也不是完全没有效,让家长完全退出来,一般人也很难接受。所以我常说,只要一千个学生里有一个人在家自学也就够了。体制教育的模式是单一的,但一个社会须要多样的人才,所以体制外的在家自学是需要的,在家自学是国际上教育开放不开放的指标,美国在家自学的学生比例超过百分之三。中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的发展,落后美国几十年,要在几年间追上去,恐怕不容易,因为政府和国民的觉醒力都不足。所以在我期待中,只希望千分之一,我们只希望做到美国的三十分之一就够。
中国从幼稚园到高中一共有三亿个学生,这三亿学生,一千人中有一个在家自学,就有三十万人,有三十万人能全天候的读经三五年,将来国家的人才就用不完了。在家自学的理论不是我个人的,为国养才的期待也不是我个人的,是大家的。我这千分之一的期待,占全国学生的比例是很小的,不会妨碍大局的。希望这小小的期待与天下同胞共同完成,这是为国家民族,乃至为整个世界着想的大事。我知道,能了解其中意义的人不多,能付诸实践的人更少,所以这个理论提出来,是要让大家作思考作判断,这种实践提出来,是要让大家来参与来检验,暂时不能了解、不能参与的人也不需责备。因为只要时代是开放的,我们的政府是清明的,社会是自由的,人人用他自己认为最好的教育来做,他就对得起孩子了,就可以安心了。所以我不是教每个人都要来全天候读经,不能全天候读经的人,多多少少读一点,也就可以了。我常常开玩笑说,有福气的孩子才能读到经,有大福气的孩子能够读很多经,你福气不够,想读经想多读经,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只把道理、案例和期待说出来,让大家思考讨论。赞成也好,不赞成也没关系,每个人都很诚意的做人,都按照良知来做事,都依照理想来教育,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085、为什么要在家自学…怎么样学更有效率?
所谓在家自学是针对现行体制而说,有些家长发现儿童读经效用很大,更进一步认识到非读经不可,而且培养高度人才必须大量读经,比如一天读四个小时以上,就几乎不能上学了,就从学校撤出来,全天候以读经为主,这叫作「读经在家自学」。其实,在家自学,本来是人类教育的基本形式,从古以来,不论中外的教育,都是家庭做的,要么是父母教,要么是请家教,要么集中村庄孩子,聘请老师来教。自从一九一七年德国要普遍增进国民教育水准,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令,规定家长一定要把孩子送去国家办的学校受基础教育,于是国民接受教育,变成不仅是权利,而且是义务,叫作「国民义务教育」。后来世界各国都认为这样规定很好,因此义务教育的办法就流行于世界,成为各国的「教育体制」。中华民族也是从民国初年开始渐渐跟上这脚步的。在义务教育刚实施的时候,功效是很大的,因为当时大部份的家庭是不了解教育的重要的,有些家庭也没有能力给孩子教育,所以以国家的力量,让国民都受基本教育,是很好的政策。不过,西方经过一两百年的实践,整个社会也发现由体制设计的一定模式、一定教材、一定教法,就好像工厂量产一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太单一,不够用;更有一些家长,有独特的教育理念,认为体制教育并不理想,所以就不让孩子上学,留在家里自己教。在西方有一部份家庭是因为宗教而自学,比如基督教国家里,有些家庭坚持要过严谨的基督化生活,认为学校是败德的地方,所以要在家教育。另一部份是自己有自己的专业,所以要自己教。在中国,民国初年义务教育施行之初,对民智的普及确实是很有功效的,但已经七八十年了,社会经济渐渐发达,家长眼界也打开了,有些家长也有自己的教育理念,认为可以把孩子培养得比体制更好,于是在家自学的要求日渐强烈。
在我推广读经的历程中,我也渐渐加入「读经在家自学」观念,如果家长对读经认识很深,我也鼓励让他的孩子在家自学。在台湾,在家自学已经列入教育法规,不过,要经过一定程序的申请。台湾在家自学的人数,以读经为最多。自学有几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家长自己教,有教育观念而且能扮演好家长和老师的双重角色,就可以「亲子共学」。第二种模式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伴,邀集了邻居亲戚的孩子,或五六个,或十来个,或自己教或请老师来教。第三种模式是有人开设教室,招收学生,有走读的,有寄宿的。这第三种模式越来越普遍,称为「读经学园」或「读经学堂」,也有称「书院」的,按古人叫法,就是「读经私塾」了。私塾和私立学校不一样,私立学校的观念和模式还是体制的,但在家自学的私塾就完全不同于体制,只是教育的基本理想是一样的,就是培养人才,认为怎么教能培养人才就怎么教。现在政府开明,鼓励社会多元,我们也宣导家长对在家自学不要有什么异样眼光,因为去学校和在家一样是为了教育。只不过在家自学有一个优势,因为对于读经的孩子来说,学校的功课太容易了,所以他可以兼顾。
读经在家自学的内容是以读经为主,以其他学习为辅。如果用四个小时读经,大概三个小时中文,一个小时英文;如果六个小时呢,就是四个小时中文,两个小时英文,剩下的其他时间再去调配其他的课程。调配的原则是:第一层,体育,就是对身体的教育,我建议是练中国的武术和印度的瑜伽。第二层,如果还有时间精神,就阅读,广泛阅读;读经孩子都很喜欢课外书,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他的知识量增多,理解力就强。第三层,如果条件许可,就学才艺,或书法,或美术,或乐器。第四层,做学校功课,读经孩子学习能力很强,所以学校功课是不教的,由他自己做,这样他有一种自我满足感;学校功课变成令他高兴的学习,所以有时候老师还要限制他,甚至可以当奖赏用,说:你要背完哪些书,才让你做学校功课。这是在家自学课程安排的先后顺序,是一个基本法则,随人因时因地制宜。
除了体育之外,其他是可有可无的。比如阅读,全世界都认为很重要,其实对读经孩子来讲,他是喜欢读书的,但读书的时间不可以压缩到读经时间,如果没有时间读课外书,不读也可以,因为他读经多了,能力很强,两三年后,读很简单的书,本来要花一星期读的书,也许一天就读完了,甚至有些书不读也罢。总之,意义大的课程,用多一点时间精力;意义小的,用少一点的时间精力;长大以后还可以学的,就放在以后再学;我们要尽其可能的让孩子的每一天都得到最应有的长进。
086、我知道您推广读经,台湾的高级长官您也见过,我想知道他们什么态度?
当官的人一般的态度,就是「哼哈」。
那您呢?
我就继续做。
您走过大陆很多地方,支持的多,还是反对的多?
凡是遇到我的,几乎都支持,至少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不支持都是因为没有接触过,没有听过我的演讲,没有真正了解理论,他也有教育的热情,但只想当然耳,一听到要背古书,一下子就气急败坏了,复古,开倒车,封建,迂腐…这是很无奈的。
就改变教育体制,大陆和台湾哪个更开放些?
如果我还算聪明的话,应该说:都很好!都很好!
以后您还会为这样的问题和他们交涉吗?
当然,我虽然不很主动,但一有机会我还是要说一说,不管对谁,不管是对百姓、校长、老师、官员还是中央领导。这是知识份子的责任。
您怎么理解高层领导的态度?
这是很自然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既定的观念,他们都是有学问有地位的人,他们对自己观念的信守比一般人坚定,而且他们没有时间好好了解你在说什么,纵使基于礼貌听一听,其实没有听进去的,所以只要他们不反对,我就很感激了。我好几次跟台湾政府当局表示:读经在社会上已经蔚成风气,有很大的成果,是解决教育问题最好的方式,我们愿意把十几年推广的成绩奉献给政府,教育毕竟是政府的大计,如果由政府来推动,将很快解决国家教育的问题。我三番两次的建议,得到的就是哼哈两字的回应。这也是意料中事,他们或许也有他们的苦衷,我也不强求,也不失望。人间世本来如此,如果你有任何妄想,都是自己不懂事;只要了解了人情世故,就能坦然面对。其实反对读经最厉害的是教育界,你认为奇怪吗?
他们也很有学问的。
正因为他们有学问,往往坚守自己的学问,就不会再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尤其我的意见跟他们差得那么远。
有学问不是要心胸广大吗?
本来是这样,但那是一种理想。
等这些读经的孩子长大了?
是的。
087、在家自学办不下去了,孩子厌烦了,有什么办法?
据我所知的,其实就是有跟我保持联系的,随时有问题都跟我商讨的,这种在家自学的地方往往越办越盛,学生越来越多,家长越来越高兴,没听说哪里办不下去的。不知道你说的是哪里听来的消息?但如果办不下去,一定有它的理由,我想应该是因为他没有按照我的建议去做的缘故。不是说我多可怕,不按我的建议就会怎么样,而是如果我的建议是道理所在,他不按照道理,当然教不下去。所以如果他感觉教不下去,请他把读经理论再看一遍、再想一遍,一定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甚至是大差错——就是没有真的了解,或者按照自己的想法,或者掺杂不成熟的理论。
088、有些家长担忧,在家脱离社会属性,会不会没有社交能力?
这就是所谓的「群性教育」,就是要培养合群的质量,一个人要他能和人合群,其实要启发他的良心,有良心的人就能合群。所以「群性教育」不是把「一群人」放在一起就合群了,我们的学校一百年来不是都这样吗?我们教出来的国民他们合群吗?我曾听说有个私塾孩子才五岁,他父亲被问到你的孩子不上学,群性教育怎么办?父亲回来问孩子,你只和几个同学在私塾读书,你的朋友不会太少吗?那孩子说,不会啊,除了小朋友之外,还有子路啊、子夏啊、子贡啊,都是朋友啊;杜甫是我爷爷啊、李白是我叔叔啊……他怎么没有朋友呢?
问这个问题的家长,担心他的孩子只是一个人在家里,会失去竞争力。
首先这样看,第一点,在家自学也不是离群索居,家庭也有相当的开放性,也会有人来往,亲朋邻居不是人吗?他一有机会,还是出门的啊,出门有邻居,不是群体嘛;而且他不是被关起来,他偶尔也去学校,他的同学反而跟他很好,他也对同学很好。所以只要保持人的温暖的、悲悯的心,仁慈以及同情的心,这样他在自己独处时,不会感到孤单,与人一起的时候,他能够与人沟通良好,体贴别人,这样就是有群性的人。所以一般人想太多了,一谈到在家自学,就浮现一个情景:把一个人关起来,在暗房里,不见天日,怎么行?其实,人是活的,他也会走来走去。
089、无论这个孩子是否读经,一般家长对于数学都是忧心忡忡,您怎么在读经中解决这个问题?
数学教育是西方近代科技发达,影响世界以来,一直是东方各个国家很头疼的问题。其实我认为数学是很简单的,数学是人类心中本有的东西,我们不过把心里本已具备的道理,一层一层发掘出来而已。东方人学数学那么辛苦,学科学那么辛苦,一百多年了,还是赶不上西方。数学科学这么难吗?我从教育的立场来思考,发现不是数学难,而是没有把握到数学教育的本质。我们违反了数学教育的规律,所以非常用功,但是没有成就,白白浪费了国家的资源,浪费孩子的生命,折磨国民的心灵。
数学要怎么教?我就说,也是跟读经的方法一样,或许说,跟所有做人的道理一样,就是「该怎么教,就怎么教」。既然数学是人类理解力发挥的结果,那么我们就应该顺着理解力的发展趋势,引导它的发展。注意「引导」这两个字,我们国内的数学教育就不是用「引导」的方式,而是用「强迫」的方式。强迫有两类,第一类,本来聪明的孩子,我们强迫他,硬是叫他不可以聪明;第二类,本来不聪明的孩子,我们强迫他,硬是叫他要聪明起来。结果,大家都受苦。聪明的,失败了,不聪明的,也没有成功。结果,大家都失败。其实数学教育有它的规律,而西方人暗中把握到了那规律,所以数学就教好了。数学教育的规律在哪里?就是——数学根本不用教。西方人教数学,就是随便教一教,学生学数学,就是随便学一学,结果,他们就成了科学国家,那不是得了便宜又卖乖吗?而我们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
090、老师和家长怎么落实数学教育呢?
怎么落实呢?我认为只要遵守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可以了,就是:不要障碍孩子的聪明,但也不催促他的聪明。也就是他能做的时候,让他做,做到哪里算哪里。数学是逻辑的表现,而人类逻辑能力,也就是理解能力是随着年龄发展的,所以到某个年龄就有某种成长;有些天生就比较聪明,顺着他的聪明,越长大越聪明,有些天生不聪明的孩子,他的聪明也随着年龄慢慢发展。数学最要注意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怎么做呢?就是从两岁三岁开始,就教他一点,比如数数,就让他数,数不来,没关系,你就等着。两三岁的孩子有的能从一数到十,有的从一数到一百,有的不行;不行的孩子你不要紧张,你就等着他,可能一年以后他就会数了,人生差一年能差多少呢?一年以后还不行,两年以后他肯定会数了,为什么要那么急呢?急有用吗?两三岁一个样,四五岁一个样,五六岁又一个样,我们要做的只是引导他思考,给题目让他做,但要注意,他能做到哪里就做到哪里,只当好玩,千万不可勉强,以不教为教,叫作「玩数学」。到小学有了教材,建议小学老师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小朋友自己做。会做的人,自己高兴,会主动要求做下去,所以不必教;而不会做的,既然不会,就代表他思考力还没发展起来,你教也是白教,所以也不必教。总之,数学是不必教的,谁教数学谁笨,而且把孩子教笨。
一百年来,我们体制中的数学进度,按年龄一刀切,全国所有学生,只要同年龄就做同一级的数学,于是那些已经会的学生,你还教他,他还要学,他的数学能力就停滞不前;而那些还不会的学生,你硬教他,他就心生恐惧,思考力更受障碍。因此我说,我们的数学教育是把孩子教笨的教育。怎么证明他笨呢,他到三四年级以后就可以看到了。一二年级百分之八十的人数学都九十、一百分,到了三四年级,就掉了十分,五六年级再掉十分,到初中高中,就有很多人不及格;不是越来越笨吗?如果我们从小一开始,放轻松,了解人性,了解儿童,了解个别差异,让每个人依照自己的能力去做数学,做到哪里算哪里,这样才能培养出国民的思考能力和兴趣,才能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会思考的民族,其中必然会产生数学家、科学家,我们的科学才能赶上世界的水准。
到现在我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我都还不懂,尤其是应用题,我的孩子问我时,我也一头雾水。
如果是应用问题,往往不是你不会算,而是你不知道他在问什么。你会不会算是数学问题,你知不知道他问什么,是语文问题。
可是我是语文课代表?
那你以后把题目念三遍,看了解了吗?不了解,再念五遍,念十遍,懂了它问的意思了,你就能算了。因为加减乘除你会吧?
乘除比较不会。
那没关系,以你这样的年纪,让一个会数学的人来给你补习,一个小时你就会了。所以,小学不会的,初中再学,初中不会的,高中再学,就容易了。但是现在国家的科学教育太过急切,认为要我们国家的科学成就要快速赶上西方,就必须用强大压力给学生做最困难的练习,于是中国的数学教材的进程,就比西方科学国家提前三到五年。这种急切,其实障碍了学生的思考力,摧残了国民的思考兴趣,几十年全民的坚苦卓绝,培养出一批批不会思考的国民。我们常听学者们骂我们大学生不会独立思考,原来是我们的教育把他们教坏了。所谓先进的科学国家,知道数学和科学是要靠思考解决问题的,而思考是以彻底明白为标准,不是糊里糊涂教他做很多题目,叫他应用公式。思考是每个人心中的事,不可以强迫,只能引导,所以中国的数学教育思想要改变了。同时,也要劝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放轻松一点,数学科学教得好教不好都没关系,学生成绩好不代表成功,现在不好不代表以后不好。况且,一个人的成功不成功,不是单看数学,数学没学好又有什么关系呢?中国的数学教育,不是为了百姓的生活,而是为了培养数学家,但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成为数学家。我常说,我们去市场,没有人用sin、cos来买菜,他不会三角函数,也照常生活得很好。所以,数学教育最重要是培养国民能够思考,喜欢思考,可以让少数人去做高深的数学,成为数学家,但不需要每个人都学那么深的数学。让所有人做那么深的数学,中华民族永远不能成为科学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