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三一至〇四〇

  031、要求孩子读经,一定要有德行吗?
  我知道问这个问题的人,他的意思是在教读经的时候,要不要顺便要求德行?甚至有人说,是不是先要求好了德行,再来读经?大家都知道,一个有学问的人假如没有德行,这个学问可能让他为恶更甚,所以德行是一切学问的根本,有了德行,学问才显出他正面的效用。不过站在教育的立场说,在教育的实施上,要教一个小孩读经是容易的,要教他德行是不容易的;并不是读经的孩子不容易教导德行,而是要教导人类德行,本来就是很艰难的工作。既然我们认为读经是有意义的,有功效的,只为了读经的意义和功效,我们就要去做了。就好像如果数学教育是有意义的有功效的,我们就应该教数学一样,不必跟德行绑在一起。至于德行教育呢,我们当然希望也把它做得很好,但是德行好不好,不是你设计出来一套课程就一定产生效果,我们只能尽力去教导德行。
  所以不管如何,读经是一定要做的,德行也必定要教的。教读经,即有读经本身的成效了,而我们发现,读经的孩子,比较容易开发他的德行,所以,读经教育有双重的效果。本来德行是不能用特定的方式教导出来特定的行为的,它最好的方式是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而读经所接触的是文化的智慧,促进了生命的潜移默化,称为「教养」——像养小孩一样,慢慢养,表面上看,好像看不到立即的长大,其实,他一直在成长。教读经的家长和老师也多少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层次,也能够产生一种示范作用,所以德行不用特别教,也不用特别强调。如果你设计一套教德行的方法出来,要求孩子照着做,那往往是德行的败坏,因为按照一定规矩来实践德行,这就不是真德行,真德行是要从内在心性中发出来的,那是需要从长时间的薰陶中慢慢长进的。我们相信一个孩子基本上都是纯洁的,不至犯大罪恶的,我们这个时候只能给他教养、陶冶,最多给他生活的基础规范,你很难要求一个孩子做到十全十美。我们当然很容易把任何生活小细节都规定好,你应该怎么说话,怎么吃饭,怎么坐怎么站,应该做什么应该不做什么,规定得细如牛毛,但他纵使都照这样做了,也不见得是一个有德者,他只是一个生活有规矩的人,生活有规矩的人如果不内化,将来也会用他的规矩来为恶。
  当然,我们在读经教育的历程当中,也要守住某个底线:第一点,老师家长不会故意教使坏,这已经站住底线了;第二点,我们对读经的家长和老师多多少少会比一般人有更高的文化期待,这就有了增善的可能了;第三点,在读经教育当中,我们又设计了一些基本规范,规范不必太繁琐,要求不必太严格,只要这个孩子不比一般人坏,在水准之上,我们就立于不败之地了。我们最后是期待着经典的启发,使他有「德性」的自觉,更长远的是他步步走向君子圣贤之道,也唯有经典可以给人有这种智慧跟理想,所以我在推广读经历程当中,虽然没有特别强调德行教育,但我认为德行教育就在其中。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一项世界性调查,说中国人平均道德水平低于世界水平,可能就是我们离开经典太久了。
  应该是如此。为什么呢?因为西方人也有经典,也有智慧的书,而且他们的经典一直没有重大的败坏。所以我常说,西方的教育,以美国为标准,他们体制内的教育是摆明了以知识为标准,甚至我只教知识,他们有句教育的名言说: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地方。那么他们文化的素养,精神的寄托在哪里呢?大部份在宗教里,小部份在民俗或者文化场所中,比如博物馆、音乐厅等。所以我说西方教育比中国至少在形式上是比较完整的,因为他们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知识在学校中,文化在社会上。
  中国古典的教育是以文化教养为主,中国古人认为一个人有了文化教养以后,他上进了,也容易有知识,所以有一句话说:「士人先有器识,然后有学问」,教养是先于知识的。只是古代中国开发知识的模式和西方不一样,尤其西方近三百年来开出自然科学,我们不必用西方的科学来否定中国的一切教育成果。中国以前是以文化为中心,知识为外围,教育是以德行为本,以技术为末。从五四以来,我们打倒了中国教育,就是不以文化为本,而以知识为本,在学校里固然以知识为本,但因为社会上宣传知识科学太过份,所以在民间在百姓家庭中,文化教育,所谓「诗礼传家」的观念也渐渐没落,所有的家庭和社会,几乎没有教育,家庭和社会的教育,都只为了让孩子「上学」。西方人有学校的知识教育,又有社会家庭的宗教文化教育,中国是学校既学西方,只重视知识教育,而社会家庭又跟着学校走,也没有了文化教育。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中国人的道德水平不如西方的原因,因为他们有道德教育,而我们没有。所以我常这样反省,五四以来,一直说我们要努力学西方,努力到宁可放弃自己的祖先,全盘西化,我就嘲笑他们,你并没有完全学西方,西方人没有你这么傻,没有你这么激情。或许他们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刻,但他们在大体上起码是完整的,知识与品德教育两面兼备的。所以五四这批人害惨了中国,从今天起,我们要把眼光放远,重新调整我们的心灵,我们两面都需要,但最好同时有主从轻重本末的安排。当然,如果糊里糊涂的两面都兼顾也就不错了,但如果能够更精明一点,知道文化以什么为主,以什么为辅,教育以什么为本以什么为末,清清楚楚,才能真的两面俱到,这就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一个指标,也就是中华民族能带领世界走向更光辉时代的关键。中国人糊涂将近一百年了,要醒来了,要聪明一点了。
  032、读经也是「言教不如身教」吗?
  这个观点可以分两个层次来讲。一般说的品德教育是「言教不如身教」,这有相当的道理;因为它的意思是说,你与其整天唠叨,教孩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你倒不如以身作则,自己做成典范,他看久了自然学会了。假如你只是唠叨,他反而问你你做到了吗?所以言教的功效是不可靠的,应当以身教为优,这叫言教不如身教。
  很多人根据「言教不如身教」这句话,认为我们要先训练出一批高品德高学问的家长和老师,不然就教不出高层次的下一代。我认为这里有一个盲点,我们要这样想:生命的发展是多样的,无可限量的,我们要相信生命,要相信人性,要相信天地,要相信孩子。一个老师和家长当然要尽可能要求自己作为孩子的模范,但是如果孩子只学你的样子,我们的下一代一定比我们差。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进一步提倡一个教育观念:老师和家长一方面自己尽可能做好示范,一方面不可以以为你好了孩子就好,或者孩子和你一样好就好了,应该期待孩子的生命有更广大更高明的开发。
  我们希望孩子成一个君子圣贤,但一个老师很难做到君子圣贤,你怎敢说要以身作「则」,你怎敢当孩子的「典范」?那老师怎么办?就用君子圣贤之「言」教他啊。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在心里这样想,甚至跟孩子这样说:「孩子啊,我不能当你的模范,我是跟你一起来学习君子圣贤的」,这样,你的身教就不如言教了。
  所以,对一句话,初看有道理,最好要再站高一点看,看它的意义够不够完整。我一方面当然承认言教不如身教,但另一方面我又说身教不如言教,这两句话中的「言教」意义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唠唠叨叨的言,后者是圣人之言,我们知道这两个言教的不同,我们就不用执着于必须训练出有德的家长和老师,才能教出有德的下一代了。在现在这个无德的社会里面,等你训练出有德的家长和老师,我看我们民族都灭亡了,没有孩子可以给你教了。所以,赶快教吧,不管你是有德者无德者,不管你有学问没有学问,都赶快教吧。没有学问的老师家长教出有学问的下一代,没有德行的家长老师教出下一代的圣贤,这才是教育的功能,所以,话看怎么讲,不要执着。
  你接近圣贤之言,是走向圣贤最方便的方法。你如果能找一个圣贤来这里做模范,教出圣贤,为什么不好?但不要这样妄想,因为很难有这样的机会,我们的孩子不能等,我们要把握任何的机会,纵使没有圣贤,有圣贤的书就可以教了。
  有很多人一听到读经,就认为很好,但他再想下去,怎么教呢?他想,必须先培养出一批教师队伍,这个队伍中,人人不只要有才,还要有德,才对得起所谓的「经典教育」。这样想,表面上很当然,很周到,但不现实;本来是为了把教育做好,到头来,却毁坏了教育,连走第一步的可能都被堵塞了。所以我是最务实的,任何人只要拿到经典,都可以当老师,随时只要拿着经典,都可以开始,你为什么不做呢?你还等什么「进修好了」才做呢?你一等两等,孩子老了,就来不及了。
  我再说一遍:在现在这个无德无学的社会里面,等你训练出有德有学的家长和老师,才开始教学,我看我们民族都灭亡了,没有孩子可以给你教了。所以,赶快教吧,大人和小孩一同以圣贤为师,教学相长,岂不更好?
  033、现行的应试教育和读经教育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应试就是应付考试,读经也要考试的,所以应试教育问题不出在去应付考试,而是出在考什么东西,而考什么东西的根据是你教的什么东西,而教什么东西的关键是你对教育的认识,而认识教育的背景是你对人性的了解。假如你教的是合乎人性的内容,所考的是有益于人性的内容,且用人性的方法去考他,考试有何不可?应试当然是没错的。
  但我们目前没有办法改变这种教育的体制。
  谁说没有办法?事在人为。而且我们政府清明,只要他们知道,他们不会故意做无效的工作。所以如果教育或考试出问题,只因他们不明白。那什么时候可以明白?不知道。不过,他们不明白,我们就不做吗?我们还是要做,而且还是有办法做。做多了,或许他们就明白了,做久了,或许他们就明白了。明白了就大规模改善。在大规模改善之前,每个家庭每个老师每一分钟都可以做小规模的改善,这也是务实啊,很多人说如果整个国家来推动该多好,问我什么时候我们国家会推动,等推动的时候,我的孩子就读经。这个都是妄想。
  当今体制教育中应试的缺点大家都知道,但是现在没有办法改善,为什么没有办法改善?因为整个体制推行这么久,已经是僵化的了,所以不是应试不对,而是「应」这种「试」,教育的效果不大。如果一个家长知道那应试对人生没有意义,你就不要让孩子那么认真的应试。不认真应试,将来孩子没有办法跟人竞争怎么办,那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竞争,难道有文凭才能竞争吗?还是一个人有德有才才有竞争力?我们做教育,不是为了竞争,我们只说回归教育的本质,教出有德有才的人才是教育的目的。教得让他有德有才,他就可以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天下国家。要说竞争,他也就可以竞争。
  034、您推广读经教育这么多年,对「教育改革」也起了一些作用吧?
  一定有一些,起码我家里就得到一些好处,我身边读经的朋友得到一些好处,我走遍大江南北,所接触的人都得到好处,到底有多少效果,我也不知道,我们只是尽力去做,多少人能听得到,能听得懂,能照这样去做,这都不是我们所要追问和祈求的。
  但很多地方的政府确实有这样的行动。
  那很好,有的地方我知道,有的地方我不知道,因为我是一个只做事不求成果的人,我只是推广,不去调查哪里接受了这种观念,但是我知道必定有许多地方会接受,而且接受的人会越来越多,接受的层次越来越深。为什么?因为这是人性所在,只要是人,一定会走这条路,只要走这条路,其他的路都带上来了。
  教改教改,它的意思是要把教育改好。什么叫把教育改好?就是要对准教育的目的,要达到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教出人才。但对「什么是人才」的了解,会影响到一个教育者对体制教育还是读经教育的选择。现在有人把体制教育看成「应试教育」或「文凭教育」,是相当如实的。如果按照教育的原理来谈教育,那应试不应试文凭不文凭不应在考虑范围之内,最少不是重点所在。我不是说学校的功课不必学,而是要在学校学功课,是为了应试和成绩呢?还是为了人类的学问而学。这需要对教育有完全了解的人,才能正确的回答。所以我没有要人放弃学校功课,也没有说一定不要去考试,而是做该做的,不要做不该做的。只要把教育的道理认清楚了,至于学校功课好不好,要不要一窝蜂去上重点学校,都不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家长能这样想,一个孩子能接受真正合理的教育,我们可以说他的成绩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他上名校的机率也比较大。
  本来,所谓人才,是多方发展的人,我们教人育人,也要有多方面的关照。我推广读经,也顾及应试,也顾及上名校。问题是,你功课要好,应该怎么做?有人说要努力做功课啊,老师多派作业啊,晚上十二点一点才睡觉,早上四点五点就起床啊,这样功课就会好。你看天下不都这样吗?功课好了吗?所以要迷途知返,路已经走不通了,而且几十年近一百年来所有的人都验证了此路不通,你为什么还要走那条路?
  此路不通,有时候还以生命做代价。不知道您是否了解现在大陆学生的自杀率非常高,就是因为他们的心已经死了。
  是的,我们的政府和社会也都很关怀大学生的心灵成长,但是很无奈。关怀,是因为有德,关怀而无奈是因为无知。本来,关怀所到,你就要有办法来解决,而当今整个国家对这问题一筹莫展,乃是因为对人性无知,对教育无知。
  035、无知,导致很多家长有很大的困惑,他会问,现在生存压力这么大,竞争这么激烈,他一直读经,我如何发展多元化的思想和思维?
  刚才说我们对每一个观念要想清楚,怎么才能应对激烈的竞争?有能力才能应对竞争。而如果我们问,应试的成绩能不能代表能力?你考上好学校能不能代表能力?很多人都知道:不能。你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去走那条路?
  因为现在用人单位第一个要看的就是你的文凭。
  这就是我们政府改革首先要改的地方,用人,最重要的就是看他的才华,看他的品德,政府不可以那么「势利眼」。但另一方面,家长既然知道多元化是时代的趋势,十年二十年之后,更是多元化了,等你的孩子长大,他们面对的社会,是非常多元化的。多元化的时代,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所有家长和学生都应该坚信,将来受欢迎的重要条件,是品德和才华,而不是分数和学历。如果家长都看破了分数和学历,那体制的分数和学历就不能约束人了。所以当前被学历文凭绑住手脚的人,是活该的,是自己甘愿的,不可以怪罪体制和社会,只能怪罪自己错会了教育,错会了人才的意思。现在大家都不反省,只怪体制,大家明明知道是死胡同还拼命地往前冲,其实是家长与体制共同联手在扼杀孩子,问题才会如此愈演愈烈,不可收拾。抱怨的人为什么不停下来反省一下呢?一反省,问题马上解决。
  问我说怎么解决问题,我说人心要恢复光明,那问题又来了?怎么恢复光明?以往都是受着愚昧的教育,在愚昧中成长,到现在,就愚昧的执着,怎么一下光明起来?那你能光明一点就光明一点吧,能够反省一点就反省一点,反省一点就改善一点,每个家庭改善一点,整个社会就改善很多,所以我并不唱高调,只要慢慢地有人开始反省,这个社会就有救了。
  我觉得您过于谦虚了,其实您推广这十几年很多地方也出了许多多元化的人才,我一直希望您举例子。
  很多人认为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应该培养多元化的人才,如果孩子只是读经,难道只要培养语文人才、历史人才吗?不能只读经吧?
于是我们要问什么叫多元化,怎样才能有丰富的学问和广大的才华?最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有高度的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才可能在必要的时候展开多元的学习。尤其一个人要有笼罩性的智慧,才能在多元里又分出轻重缓急,不至于歧路亡羊。要一个孩子具有高度的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又有笼罩性的智慧,怎么教育出来?就是读经。你要求什么果,必须种什么因。经典本来就富涵了开创性的智慧,经典诵读的过程又是构建脑神经系统最方便的方法。儿童读经,经文的意思懂不懂?不懂。现在聪明能不能表现?不能。但是只要有经典的薰陶,文化教养深,自然就性情优雅,品德高尚,只要用反覆诵读的方法,他就增进聪明,聪明就自然好学,好学,就有卓越的才华,这就是人才的基础。大家都不去求本,而只去求末,都去看有没有竞争力,却不知道竞争力从哪里来,都知道学历文凭很重要,却不知道更重要的是一生的品德和才华。
  尤其如果我们能放开眼界,立志培养国际人才,那些先进国家招收研究生,最重要不是看你哪个名校毕业的,而要看你有没有真本事。只有中国这种没有发展起来的国家,才迷信学历。你既然知道中国在发展中,而且发展迅速,那么,等到十年二十年之后,社会上看人的标准,应当不是现在这样子了,你的孩子是十年二十年之后才要面对社会,你现在应该怎样教他,不是很清楚吗?自己如果没眼光,空过了孩子现在应当有的教育,将来的发展可能就受障碍,到时候就来不及了。
  这些年您虽然没有统计,但您是了解的,在家读经的孩子也有很多考上大学,成为人才的。
  读经教育可以有各层次的做法,有的是非常积极,从胎儿到十三岁,用大量的时间来读经,成就很大,将来进入体制,他是体制内的佼佼者,不进入体制也是可以自学成材的青少年。
  第二种是一半时间读经,一半时间去学校上学,因为一半时间读经,学校功课也显得轻松容易。
  再有一种是大部份遵照体制,拨出一点时间来读经,这也都有帮助。总之,依照各人的见解和环境,对读经有不同处理模式,但是只要有读就好,多读多好,少读少好。
  是不是大量读经的孩子,考上大学的年龄都是提前的?
  也不能一概而论,但是确有这样的例子。我并不特别鼓励早上大学,我推行教育的心态是,从理想上说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从现实上说,要面对各人的实际状况做个别的处理。所以最理想的是不走体制的路,永远不走体制的路,另一种做法,先读经几年,再进入体制,就是从小学到高中不在体制内,他自行学习体制功课,有这样提前考入重点大学的例子。为什么不上学还能学习超前?因为读经以后学习能力强,而学校功课基本上很简单的,对一个有学习能力的孩子是不必教的,他自己学就好了。所以现在人们把学校功课看成洪水勐兽,看成登天之难,都是因为孩子笨——被学校用笨的方法教笨了。一个读经而聪明的孩子是很容易接上体制并且超越体制的。不过,如果在台湾,就很难做到,因为台湾的体制规定得太死板,严格规定中考和高考的年龄和学历限制,反而大陆比较开放,任何国民都可以报考高中和大学,这是非常正确的制度。
  这就是您一直倡导的在家自学?这是一种世界趋势。
  有的人一听到「在家自学」,以为那是一种私人的,是不得已的做法,总之比体制要矮一点。其实这个名称,是面对已经成定型的学校观念而叫的。所谓在家自学,正确的讲法应该是在家教育,西方叫作homeschooling,最近两三百年,已经被世界定义为与正规的体制并行的学习模式。凡是有学习的地方就是学校,家里能够给予教育,那也算是学校。本来在没有现代化的定型的学校之前,人类也一直在做教育。从古以来,中国或是西方的教育都是家庭教育,苏格拉底没有听说他上过小学、中学,他却是西方学问的开创者,我们也没有听说孔子是哪个大学毕业的,释迦牟尼佛,他更没有得过什么硕士博士,耶稣是一个木匠的孩子,或许连小学都没上过。但我们不能说他们没有接受过「教育」。人类的教育本来就是在家的,开学校来做教育本来就不是天经地义的,把一群孩子按照年龄放在一个地方学同样东西,甚至可以说是不合人性的。西方近些年来已经在渐渐觉醒了,尤其是所谓多元化时代,要有多元化人才,多元化人才要用多元化的教育思想来培养,所以真正懂得教育的国家,是鼓舞人民自己办教育,只要不是故意要危害孩子,应该都可以鼓励。一般情况来说,家长很少是故意要害孩子的,所以允许家长自己设法教育,是一种优良的制度。在西方有些政府是支持鼓励的,在家教育已经渐渐形成风气,甚至有些政府把人民所交的教育税退给家长,让家长自己教,这才是以民为本的政策啊。现在的中国,包括台湾和大陆,暂时做不到这一点,没有关系,只要政府网开一面,不要守得太紧,管得太严,就可以了。如果进一步能为整个民族前途着想,知道人才的多元必先做到教育的多元,全面开放给有教育理想的家长自己教孩子,那更是一项为国为民的德政。所谓教育的理想,如果依照我的建议,就是从人性出发,给予最恰当的教育。一个孩子的成长是非常迅速的,他本身就有开朗的心胸,他可以在短期内做好一生发展的准备。只有基本的智慧和能力是是这个时期所要注意培养的,有了坚实的智慧和能力的根基,其他将来用这种智慧和能力可以学得的学问,通通是容易的。现在的学校只知道有许多的学问要学,而不知道如何培养学习的能力。读经教育呢,是着重在培养他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奠定人格的基础,至于他要具体学习什么,这是不用担心的,他学得好不好,更不用担心。假如基本的能力和人格没有培养好,你天天给他学许多功课,反而是在障碍他的成长。你的观念一正确,你的做法就正确,而且你一明白,就不会受许多无聊的疑惑牵扯。一定要做一个明明白白的人,不要因为看到别家的孩子在读经,你也要读一读,看到读经已经形成风气了,你也要赶时髦,看到有人不上学居然也能考上大学,你也要孩子不上学,这样都还是不明不白的。所以我不是要人读经,我是要人想明白,如果知道读经是对的,就要做。如果是不对的,当然不要做。
  譬如有人一直问读经的成效如何,我就跟他说,你不要管成效如何。这不是我没有成效可以告诉你,而是我不用成效吸引你,因为用成效来吸引你,你还是糊涂的。当然有时为了方便,不得已也会讲一讲成效,但一讲出来,就骇人听闻,简直是天方夜谭,能有这么好吗?他不相信,问题又来了,这可怎么办呢?
  您是需要他从根本理念上的转变!
  对的。
  036、有的家长担心,读经会影响孩子的创造力吗?
  问到这问题,我们可以反问,什么教育不妨碍人的创造力?什么教育能让人更有创造性?是没有创造性的教材让他有创造性,还是有创造性的教材让他有创造性?他会想,没有创造性的不如有创造性的教材吧,所以还是选择有创造性内涵的教材吧。那天地之间,古今中外什么样的教材最富有创造性?就是那些有创造性的人物所结晶下来的著作,它永垂不朽,历久弥新,它叫作「经典」。这种书你不读,还有什么书有创造性?所以你要让孩子有创造性,一定要让孩子读经,其他都是障碍创造性的,这不是很清楚吗?一般人对经典意义的不了解,导致他拿不定主意。所以我不是用经典来压人,来拘束人。经典最开放,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孔子又没有说你要跟他学才行;他说见「贤」就要思「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不是一个开放的思想吗?孔子说「天行健」,君子要「自强不息」,他哪里对你绑手绑脚了?没有啊,只是你不自己读经,你被人骗了。所以回归经典,回归理性,不要再用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来障碍自己了,我们已经可怜很久了,不要再可怜下去。
  037、读经会不会占用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会不会影响学习?
  你就去问磨刀会不会耽误砍柴?当然占用时间啊。那你要不要先磨刀?还是直接去砍柴?
  038、到底是什么让您产生了读经教育的想法?
  问这个问题的人很多,尤其是像你们媒体人最喜欢问这种无聊问题了。你不要问为什么,只要知道这个想法好,不就行了嘛。
  那还是要问。
  一个人的某些观念跟一般人不一样,就好像很怪异,你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问:你为什么这么怪异?而怪异的人一定有一个怪异的机缘,大家都容易这样想。
  近代的例子就是洪秀全,他本来是秀才要考举人的,屡考不中,生了一场大病,昏了头,恍惚之间有人来托梦,叫他除妖降魔,醒来后,言行怪异,后来就创了一套思想,太平天国就起来了。所以大家都想,凡是不一样的思想一定来自不一样的原因。或许吧,不过我不是这样,不是生了场大病,醒来就想推广读经了,我没有得过病,越来越健康,是众人都病了,所以我就跟他们不一样。
  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难道就如您曾说的,是为了一个知识份子的良心吗?
  这当然是主要的原因,但应该还有外围的原因,因为我是学教育的,但学教育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我跟别人不一样?那就要看最内在的特质,就是我认为一个人都应该依照道理而思考,依照道理而判断,依照道理而行动,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做的。所以我常说,不是我一个人发现了读经,而是每个人都应该发现,不是我一个人来推广读经,而是每个人都应该推广。所以现在就问读经合理不合理,再问如果合理你为什么不去了解不去实践?我的意思,是说一个人首先要有一个核心的品质,就是你要尊重道理,依道理思考和判断,这样才符合知识份子的本份。什么叫知识份子?古人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所以我把知识份子定义为:「读过十年书以上的人」。现在我们看绝大部份的中国人都读过十年书,从幼稚园三年,小学六年,到了初中一年级,不就是一个知识份子吗?何况他高中毕业,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他就是所谓「高级知识份子」了。但现实上好像不是,为什么不是,因为他不能从理而思、从理而断、从理而行。为什么现代的人读了十几年书,还不能成为一个知识份子?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有问题。一个人被教育教得生命有问题,他是不是就应该怪罪这个社会?也不一定,等他能够思考的时候,就应该勉励自己依理而思、依理而断、依理而行。
  所以我也是在十七八岁的时候——我读师范专科,我学的是教育——那时候我渐渐就会告诉自己:我应该依理而思、依理而断、依理而行。我就一直反省,我所读的教育理论是否合理?我们应该怎么判断它?假如我判断它是对的,我就要按照这样来做;假如它讲的道理不完全对,看对多少,我就做多少,它对一半,我就做一半,它对三分之一,我就做三分之一;总之,应该做到恰如其份。其实,我比其他人就增多了这一个态度。一直到后来,我都主张我们应该以这样的态度来面对教育,乃至于面对所有人生的问题。我是学教育的,要对教育负责,我要用公正的态度去看我所学的教育理论,这不是很正常吗?于是我就发现,我在师范学校里所学的世界的教育理论,各有其道理,但是也各有其盲点,同时我也在反省自己的人生,反省时代的问题,这两相对照起来,就渐渐发现,应该用读经的方式来做基础的教育。我怎么反省人生呢?相信每个人都有这种时刻,就是大约十五六岁的时候,自我意识渐渐成熟,他会反省自己,也会反省社会环境。有人会反省自己的学问德行不够,而大部份的人反省自己,都是任性的,自以为是的;有人反省社会环境,是充满感恩的,而大部份是抱怨的,满腹牢骚的。其实,应该对需要感恩的感恩,需要批判的批判,才是一个公正的人。
  我当时看自己,看自己的才华,差远了,不够的,看自己的德行,也一无可取。我为什么知道不够?因为和我们读过的书里的那些人比较——我们都有国文课,里面选了一些文章,所谓的道德文章,这样才可以拿来教学生,做范文嘛——我读那些文章,觉得自己实在差太远了,我就想为什么我差这么远,我就去看书上的作者介绍,我看了所有的作者的生平,得到一个规律:就是这些作者,无论古代的、现代的,哲学家、文学家,所有有成就的人,小时候都是读经长大的。我用一句简单的话说,就是他们从小读有用的书。而我呢?从小学以来所读的书,都是无用的书。小学读的书,只是让我可以考初中,初中读的书,让我可以考师专;对于整个人生的境界,对于国家民族的前途,对于国际世界的见识,对于天地宇宙的体会,一概没有用。
  我明白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对我自己而说,不是因为我不聪明,也不是因为我不用功,而是我小时候没有接受到真正的教育,我的聪明和用功投在没有效果的学习上。因为体制教育所教我的,是让我从小时候开始,就学一些很简单的知识,对于人生的基本能力,如品德智慧性情等的培养,几乎一片空白。所以从主观上来看,我认为我的生命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我所受的教育是一种失败的教育。另一方面,对整个教育界而说,对所学的教育理论而说,我认为每种教育理论,都应该拿来重新反省一下,衡量它对不对,更进一步,还要看他对在哪里,所谓对在哪里就是看它在哪一方面有道理,应该在哪方面使用,而且其道理的价值有多深,应该遵循到什么程度。如果它只可以在一方面用,就不可以在全方面用;如果它只能浅用,就不可以深用,就是要令所有的理论「各归其位」。后来这种「各归其位」的思考方式,渐渐深化,认为对于整个人生,以及所有人类的文化表现,都应该用这种方式来思考。这种思考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首先,对一件事物,做一个区分,再来,对这个区分做一个判断,就成了。我们怎么区分世间的事物呢?那是一种人类自然的能力,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用的是一种逻辑法则,逻辑法则首先表现为二分法,就是人类会把所面对的对象分成两类,用中国的古话说,就是分阴分阳。譬如,用二分法来分世界,你有了左边就想到右边,有了前面就想到后面,我们看历史,有古代、现代,看地理,有东方、西方,看文学的表现手法,有白话文、文言文两种,我们对人类学问也分成科学和人文两类,都是暗中用了逻辑的二分法。当然二分不一定都要这样分,但是大体上大家的习惯是相当一致的。如果一个整体往往分为两边,两边合起来才形成一个整体,那么我们就应该想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眼光只偏一面,是不是叫作偏颇,而不整全?站在教育的立场说,一个人要接受完整的教育,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是不是必须两面兼顾?于是我渐渐发现,为什么我或者一般人所受的教育不很成功,甚至是失败的,原来问题关键就出在「偏颇」上;甚至中华民族近一百年来的浩劫,问题也出在这里,就是我们对世界了解不够全面,原来是因为我们心态不够全面。我渐渐就形成一个教育的独特看法,就是凡是学了一个教育原理,我必定要看他在哪一边是有成就的,他是否有另外一边的缺憾;渐渐发现,中国近一百年来,是没有教育思想的,我们是唯西方是从,而近代西方的教育是偏于一边的,偏于知识的效用、理解的训练。人类是否还有另一面也是生命中必须开展的特质呢?想到这里,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一定有。如果有,那我们应该不应该去弥补呢?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我们知道有知识的学问,又有所谓生命的学问,就是智慧的学问,这两种学问都需要,请问都需要,是同等的需要呢?还是有本末轻重的不同?又,如果一一要开发它们,如何去开发?你是同时教育呢?还是在不同时机做不同的教育?所以我把教育的时机分为幼稚期和成熟期,而人类学习能力的发展,有一种是学习能力是递增的,越长大越高明,就是属于理解和实用的能力,另一种是学习能力是递减的,越小的时候愈好,愈长大愈下降,这是属于记忆和醖酿的能力。针对人类两种学习的能力和其发展的两个时机,我就把学习的方法分为两种:对于知识的学问,因为它是属于理解的范围,所以是懂了才教,教懂才有用,教不懂没关系,等到长大再教还来得及,甚至更容易教;另一方面是生命的学问,因为他是属于薰陶的、潜移默化的范围,所以是不懂也可以教,教不懂也有用,甚至不懂的时候就一定要赶快教,等到懂就来不及了。用这种二分法来思考问题,是很方便有效的。从十七八岁开始,我想到这些问题,首先受益的是我自己,我做了一些弥补的工作,就是多多少少勉强自己去读一些有用的书,我读了半本《古文观止》。我二十岁师专毕业,遇到掌牧民老师,才正式读经,读四书。二十二岁开始教书,我就对小学生做了读经的实验性教学,教他们《三字经》、《千字文》和《论语》,我只教两年,《论语》还没教完半部,但已经发现教起来非常顺利,小孩子一点也没有排斥,而且他们是全校成绩最好的一班,是那个学校创校几十年以来成绩最好的一年。经过三十多年以后,还有当时的学生来跟我汇报,纵使当时只教他们那么一点点,那些经典对他们一生就有了重大影响。后来我自己有孩子了,我就想我自己被牺牲了,不要再牺牲下一代,所以我就邀几个朋友、亲戚、邻居的孩子一起来,给他们做读经教育。所以我的读经推广工作是从自己家里孩子开始的。因为一种教育理论要推行出去,影响的层面是很广大的,如果这个教育是错误的,会害人的,如果会害别人,我先害自己的孩子比较没有罪过。不过,还好,成效也还说得过去,并没有害到这些孩子。我就在小区开了读经班,每周一次,后来从一个班到五六个班。这样,再经过十几年,我四十五岁时,我才认为时机成熟,至少我的一些理论才渐渐成套,我才开始出来推广。
  刚才说的还说得过去是指的什么呢?和不读经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吗?
  因为在学校,以老师的身份教,是比较容易的,在家里以家长的身份,或是在小区,以「才艺班」的方式教,是不是能教起来,是一般人容易起疑问的。所以,我看:孩子喜欢吗?还过得去,至少他们没有排斥。孩子学得会吗?至少他没有什么困难就背起来了。这就是我说还过得去的意思,至于功效问题,一时之间,怎么看出有多少功效呢?纵使当时有一些功效,我也觉得那不是最后的。读经从表面上看,是很容易出功效的,有些人以为这就了不起了,我却不认为是什么了不起,所以我说还过得去,是谦虚的意思。其实,要说立即的功效,读经以后,首先认字快,认字多了后就喜欢阅读;内在里,反覆朗诵的结果,促进脑神经的发达;头脑聪明,又喜欢读书,知识量增长,就提升了他的学习能力,在学习的表现便比较出色。一般人认为这就了不起了,我说这是「还过得去」而已。读经的真正效果是在一生中永远起作用的。
  您以前说过读经三个月就相当于小学的水平,如果读经一年就相当于什么……是有这样一个比例?
  这也有相当的宣传效用,但它也是真实的,我的讲法是,如果读经一年,大概就有高中的语文程度;读经两年,就有大学的语文程度;读经三年,就有大学中文系的语文程度,这是指语文程度而言,其实是指他的语文基础或发展潜力而言。他打下的根基深,有了这些根基,随着生命成长,就会发挥。所以我讲的程度并不是让一个读经一年的小一学生和一个高中的孩子来比赛作文,而是一个根基的意思。
  那时候在台湾开始推广读经,是九四年?
  九四年是正式向社会推广,所谓正式是:第一点,我写出一本很简略的手册——《儿童读经教育说明手册》,介绍了读经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务,那本手册后来有人称为读经教育的「圣经」。第二点,我在那年的一月一日成立一个读经推广中心,有人支持我,请了两个人办公,正式向社会推广,接受各地的咨询。第三点,是做示范教学,我在那个地方开办读经班,每周六上一次课,每次课上一个半小时,一方面是做实验,另一方面也让别人观摩做参考。第四点,是开始作师资培训,每个月一次,每次原来是一个上午,后来延长为一天。十几年来已经办了两百多届了。台湾早期的读经教师都是从这个培训班出来的。第五点,是出刊《读经通讯》季刊,这个刊物只是四开纸一张,但却是早期电脑资讯还不很发达的时代,读经理论和活动消息的报导总站。
  在大陆是什么时候开始呢?
  大陆推广,比台湾延后不了多久,九四年一月在台湾成立中心,几个月内,就有多家报纸和电视媒体报导,轰动台湾全岛。大概九五或九六年,当时在香港的南怀瑾先生,他知道了,就让他的弟子请我到香港做了两场演讲;演讲后,香港就有少数的地方开始读经,而南怀瑾先生也介绍我到海南岛海南航空公司去演讲,海南岛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效应。后来很快就到了上海,首先是对希望工程学校的校长演讲,那次的作用就很大,因为当时希望工程的负责人徐先生和陈先生很认同,带动了几百万的孩子,在「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口号下开始读经。这样渐渐愈来愈多的人读经了,口碑很好,媒体也报导,需求的人愈来愈多。我从那时候开始,大概每年平均来大陆一次或两次,每一次都是二十天到一个半月,做巡回演讲,平均一天讲一场到两场。有时一次可以走过四五个省份,一二十个县市。
  现在大陆大约有多少学生在接受读经教育,程度如何?
  我是自己没有去统计,我也没有能力去统计,因为这是一件民族的大事,它影响的层面很广,需有一个大机构才能做出统计。所以我没有确定的数据,我也不关心,但是我看过大陆有一位教授,在三年前,他说据他的观察和估计,大陆大概有三千万的儿童,多多少少接受了读经教育,受读经教育之益。
  所谓多多少少的意思,一是从教材来说,《三字经》也算,唐诗也算,一直到四书五经,这都算,第二个多多少少,是从时间上来说,一天二十分钟三十分钟也算,一直到一天六个小时八个小时,这样叫多多少少,这样总加起来他说有三千万。如果三年前有三千万,那到现在二〇〇八年,应该有五千万乃至于更多儿童多多少少在接受读经教育。尤其是近年来,大陆政府对于社会人心的改善,非常用心,一直致力于提倡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提倡品德素质的教育,提倡和谐的社会。经典教育不仅对这些倡导没有妨碍,反而是有益处的,如果照我来看,经典教育才是达成政府这些愿望最简洁方便的且唯一的正路。
  我记得去年新闻联播好像播出过,全球各大学内已经推行经典教育,纳入教改日程。
  这也是令人一则以喜一则以忧的新闻。一则以喜的,是国家开始注意,而且真有这么多大学注重经典的学习;一则以忧的,是政府还是没有把握到教育的要领,因为经典教育在十三岁以前就要完成了。既然知道要大学生读了,为什么不知道小学生、幼稚园、婴儿、胎儿也可以读,甚至更是恰当啊。如果都到大学生才读,是很辛苦的,恐怕又要起反感。如果真有认真的人,我看效果也不大。所以,如果真要合乎人性,要培养文化人才,十三岁就要完成读经的教育了。
  039、有什么资格才能做读经的老师呢?
  有一般的教育爱心和热诚,了解了读经教育的理论,就可以当读经的老师了。有些人认为要有相当的学问相当的品德,才能当老师,何况当「读经」的老师,岂不要求要更高?当然有良好的学问和品德,更好,但是有了学问和品德,你对于教育的本质认识不清楚,你也不能把教育做好。所以,我们现在这样看,只要他有对教育有真实的认识,其实就是说,对读经教育认识清楚了,他有着一般的学问和品德,就可以做读经老师了。如果他是教育科班出身,有大学的文凭,行不行?行!但如果没有大学文凭,只上过高中初中,可以不可以?可以!那如果只有小学毕业呢?也可以!甚至小学都没读过,他只要认识拼音,看着有拼音的书念给孩子听,也就可以当读经老师了。甚至他不必认识拼音符号,只要会按播放机器,就可以当读经老师,因为把经典录成声音,播出音来就可以做读经教学了。怎么这么简单呢?如果你教的是知识技能,你必须有专业的学问,才能教好,现在你教的是文化,而且是从语文入手,而语文的学习能力,本来就是人类的基本天赋,语文的学习就是反覆听,反覆跟着念,念到熟悉,念到背诵,念到滚瓜烂熟,念到终身不忘。念久了念多了,他自己就能够融会贯通。我们现在教语文的方法呢,把语文当知识来教,教一句就要懂一句,而且不仅要懂他的内容大要,还要懂每一个字的意思,懂文法结构,这样就要专家才能教。
  所以读经的老师是很容易培养出来的。但是说容易,他其中也相当难。因为他要打破几十年来的教育框架,是不容易的。比较理想的情况是:有些老师,或校长,或地方的教育局领导,当他们最初接触到读经的观念,有一种「也不错」的想法,就在功课之馀加上一些读经,他们发现,只加了一点点时间精力去读经,就产生了很大的作用,这种作用延伸到功课,提升了应试的成绩。经过几年,他们认识得更清楚了,才渐渐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读经教育。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有些人,一开始用少量时间去读经,发现并没有什么效果,于是就澹忘了,或者一个大学校中,只有少部份的班级在读,他就会承受很大的压力,有来自行政方面的,领导不赞同,有来自同事的,同事取笑他,他承受不住。所以推广的过程中确有很多波折,很多起伏,但是总体来讲还是很顺利的。
  040、都说开卷有益,但是总结起来还是读经典,很多家长在买书的时候有困惑,您能不能开出一个书单,什么是经典的著作,我们该以怎样的顺序来阅读?
  这个问题不很清楚。表面上很清楚,其实里面很纠结。因为这里至少要分清两个概念:一个是读经,一个是阅读。说开卷有益大体指阅读,反正读了书,多少有益处,能博览群书,更好。但读经所选择的教材是「经」,那是有相当固定的范围的,不是要博览,而是要精选。若问读经要选哪些做教材?我说没有一定,可以自己选择。意思就是说,如果你读破万卷了,认为某一部书是人生必要读的,乃至于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所在,更进一步是永垂不朽的天地之真理,它就是你所要读的「经」。但如果你不知道这些书在哪里,我可以以我的所知所选来介绍一下。
  我的所知所选其实也不是我的发明,这是历史上共同的观点,所谓「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后,所留下来的大家公认的,经常不变的千古名作。像这种书,其实没有多少。我把中国几千年来称得上经典中的经典的书,分成四等,要选择读经的教材,从最高度的选取,因为高度的读会了,低度的就很容易。最高度的第一等的经典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本书背起来了,将来能够融会贯通了,中国就没有什么难读的书了。所以,一般的中国人,不是要做学者专家的,把这四本书精读了,也就够了,意思是说,读四本书之后他什么书都能读进去了。如果连读四本书的时间都没有,那把一本《论语》读完,他就能够了解其他三本了,能够了解其他三本,一切书就都能读了。如果有时间有精力,可以多读多背。再读第二度的经典,就是《易经》、《诗经》、《老子》、《庄子》。第三度的经典,就是一些很有名的古文诗词歌赋。第四流的经典就是一般流行的童蒙书,如《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等,这些书,读了也不错,不读也没关系,因为,以上的书都会了,这些书其实非常容易的。所以一般人从《三字经》读起,从唐诗读起,我都笑他,你在障碍你的孩子了。他说哪有,他读了进步很多啊,我说,如果你教他读《论语》,读《易经》,不是进步更多吗?四流的经典以下的书,列为阅读就可以了。现在全世界都知道阅读是很重要的,台湾和大陆都在提倡学生的阅读风气,有一套阅读的教学法,教起来煞有介事,但教来教去,喜欢阅读的学生还是不多。其实,一个人,尤其是在小时候,基本上是喜欢读书喜欢学习的,因为人类的内在生命是渴望学习的,生命本来就想要自我充实、追求饱满,如果我们依照人性来教育,将发现孩子是喜欢读书的。譬如读经的孩子,读上半年一年,他就自己会想读书,而且喜欢读书,喜欢到什么程度呢?喜欢到古人所说的「手不释卷、废寝忘食」。有些家长跟我抱怨,说自从孩子读经以后,他有另外的烦恼,他的孩子太喜欢读书了,问我怎么办?我就说,你这个家长真是得了便宜又卖乖,如果天下的家长都有你这个烦恼,天下就太平了。
  要孩子博览群书是很容易的,那一般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读书呢?因为我们教他读书的方法不对。我有一套阅读教学法,我称为「放牛吃草教学法」。我说明一下,在讲阅读教学法之前,应该先讲认字教学法,因为阅读先要认字。认字关是小学教育一个艰难的关口,其实认字是很简单的,人类天生就有认字的潜能;顺着人性而教,认字本来是很容易的,我们如果把它看得很困难,扭曲了人性,它就困难了。依照我的建议,认字有一种合乎人性的教学法,我称为「糊里糊涂认字法」,认字是人类的本能,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认字的潜力就有很大的发用,人类是怎么认字的呢?就是从模模糊糊中慢慢地清楚起来,是他自己都糊里糊涂时就认得了。人类认字的程序既然是糊里糊涂的,我们就用糊里糊涂的方式教,也就是不用教。而读经呢,是反覆看着许多字,两三个月竟然就能认几百个字,半年一年,两三千个字都认完了,这不是糊里糊涂认字吗?
  认了大约一两百个字,他就可以读书了。如果他年纪又小,又有许多陌生的字,他读起来一定是似懂非懂,但你不必管他懂不懂,像放牛一样,让他随便去捡草吃,你也不要管他会不会消化,他草吃多了,就一天天长大。你如果去问牛:「牛啊,你吃草,为什么不好好从这头吃到那头?你为什么这边啃一点,那边啃一点?你吃了草,为什么不赶快消化给我看?你吃了一顿草,到底长了几两肉,你不给我回答好这些问题,可见你吃草是没有用的,我就不让你再吃。」这只牛就饿死了。所以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很可笑的,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从头读起,一页一页了解起,每看一本书,就问,你看这一本书懂了多少?有什么心得?他那么小,能有什么心得?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孩子是吸收能力强,表达能力弱,他读进来,好像有点了解,但你让他讲的时候,他就不了解了。所以有些孩子会说:「你不问的时候,我好像还很懂,你一问,我就不懂了。」我们老师和家长偏偏是哪壶不滚提哪壶,他不能懂,硬要他懂给你看,孩子如果说不懂,大人们就摆脸色给他看,那孩子就觉得读书怎么这么辛苦。不是读书辛苦,而是了解辛苦,不是了解辛苦,而是表达辛苦。大人们就专门找苦差事给学生做,难怪孩子就不喜欢读书了。所以,家里有孩子不喜欢读书,这是家长活该,学校老师为了学生不读书烦恼,这是老师活该;家长和老师活该的结果,就是这个孩子倒尽胃口,牛倒尽胃口了,饿死了。
  所以你就放牛吃草吧,他能够认字,认几个字也不管,他想读,就让他读,他随便读,懂也好,不懂也好。但是他喜欢读,就越读越多,年纪越长越大,他懂得就越多,甚至懂的比老师还多,于是,所有学校功课自学就懂。学校的功课只不过是用白话文写的日常生活知识,这点简单的知识,老师还要教得很清楚,这是很浪费的,儿童不是清楚分析的年龄,他们是含糊笼统,厚积资源的年龄。所以背经典是重要的,多读多看是重要的,精密的了解是不重要的。小学老师要把本来并没有什么内涵的文章发挥得很周到,让儿童了解得很清楚,是违反天理的。所以老师讲起课来总要硬掰,说些没有营养不着边际心不由衷的话,那是很痛苦的。我说小学老师的薪水要加几倍才行,因为这种演出,实在太辛苦了。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